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专业介绍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1-12-24 13:18:13 来源: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一、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于1998年,为广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bet36365路检测中心特色专业,国际CILIP认证专业。该专业重视综合素质教育,紧密围绕管理学核心基础与理论,拓展现代信息技术技能,融入工科学科知识,强化学生国际化视野,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需求,为政府、企业培养较强管理水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中高级信息管理与应用人才。

 

二、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综合素质,紧密围绕管理学核心基础与理论,拓展现代信息技术技能,融入新工科学科知识,强化学生国际化视野与情怀。通过本专业系统培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基本写作方法与技能;能具备信息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学科发展趋势;能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管理学中的实际问题;能为政府、事业、企业单位培养创新型、交叉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中高级信息化管理人才。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学生毕业5年后能成为各单位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实践能力的高层管理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培养规格

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3-8

毕业学分150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等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管理与决策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数据分析、信息管理等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管理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单元(部件)或管理流程,体现创新元素,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数学、软件工程、数据分析等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管理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管理方法、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管理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管理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设计并评价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相关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管理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管理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商务管理、信息管理、金融科技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及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四、办学优势

1)依据国际标准与趋势办学。与阿伯丁大学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信息管理高端人才;通过CILIP国际认证培养具备开阔视野和国际化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为省级一流专业,学校特色专业。

2)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华为智能基座华师-建行金融科技创新班等产教融合项目及11家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立足创新高地和技术前沿,实现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

3)关注学科前沿,优化课程知识结构。面向创新驱动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学科前沿,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洞察力,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背景以及跨学科理解力。

4)通过大数据组织与知识图谱构建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思想引领意识。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承担时代使命的优秀品质。

五、课程体系

该专业课程分为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两大类。其中,正式课程按课程类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大类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按课程性质则分为必修和选修。

大类教育必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导论、组织行为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专业教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Java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统计学原理等。

专业实践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全部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其中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人,信息系统博士学位1人,情报学博士学位3人,经济学博士学位2人,管理学博士学位4人,9人有境外求学、访学经历;有专任实验员3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

 

 

七、教学条件

1)实验室及设备。近两年投入约800万人民币,建成金融工程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智能管理与决策实验室、智慧课室等,拥有华为、联想等服务器5台,桌面电脑300余台,大型液晶演讲屏15台,实验室面积800余平方,有学生自主学习空间5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

2)实习实践基地。已建立11家实习实践基地,依托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及建设银行广东分行金融科技创新班项目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